单位“走访”以节日的名义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4-25   访问次数: 200

送礼本是隐秘事,但以春节公款送礼,竟成了公开的事情

用公家钱为个人感情投资

每逢年节,上级总要出台文件,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然而,虽然三令五申,有的单位和个人却依然我行我素,违反规定。比如,逢年过节,有的打着单位旗号,以礼品甚至礼金的形式搞公款送礼。送者“理直气壮”,收受者“心安理得”。公款送礼之所以屡禁不止,除希望收礼者“继续给予支持”外,更在于“个人感情投资”,让收礼者产生好感,在个人问题上给予关照。公款送礼的本质,是花公家钱牟取私人利益,不仅使公有财产受损失,而且也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廉洁之风。

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给领导送礼本来是很隐秘的事情,有人为了某种需要给领导送礼,做贼似的生怕被人知道,但有了春节这个大背景,也就变得理直气壮,公款堂而皇之地给领导送礼,公开报销。

公款送礼,以节日的名义让公开腐败合法化。(孙瑞灼)

河南西华县原县委书记栾蔚东,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送来的过节礼金达近百万元,变成不明巨额财产来源

全国还有多少个栾蔚东

节日“公款送礼”所以日盛,与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认识有直接关系。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其视为“出于公心”、“工作需要”等而任其发展,有的甚至将善于搞“公款送礼”者视为“能人”而加以重用,以至当“公款送礼”者捅出娄子时,也每每被当作一般违纪问题而加以宽宥。这样,送者明目张胆,受者心安理得,“公款送礼”歪风屡禁不止!“公款送礼”是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政府行政管理和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腐败行为,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其结果是坑了国家、集体,肥了极少数个人;联络的是个人与“关键人物”间的感情,离间的却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款送礼”邪风盛行之处,党和政府的形象被败坏,社会风气被毒化也因此毁掉了一些干部。河南省西华县原县委书记栾蔚东在担任县长、县委书记的5年间,仅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送来的过节礼金就达近百万元,终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滕越)

企业与企业之间,春节期间的这种走访,也许是一种必须的公关

“公”贺新春 没必要视作毒蛇猛兽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虽然说现在的春节期间走访活动,带有了浓厚的功利色彩和腐败痕迹,可我们并不能说它一点积极意义也没有。在笔者看来,如果我们因为功利色彩和腐败痕迹,一下子取消了单位之间的走访,很可能既不利于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来往,也扰乱了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于目的,无异于投鼠忌器;之于损益,则无异于剜肉医疮。

走访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谁都少不了“走亲戚”和“串门”。而那些在过年期间不走动的亲戚朋友,往往被视作已经“交恶”或是“绝交”。而单位之间的走访,不过是亲戚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单位化、扩大化而已。既然亲朋好友之间需要谈心和交流,“事在人为”的各单位当然也是有这种必要的。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巩固合作关系,春节期间的这种走访,有时候更是一种公关的需要。

另外,不同的单位之间有时也确实需要过年时节的互帮互助。临近年关,各单位都需要对职工发送一些福利,而本企业或单位往往对一种福利产生“审美疲劳”,这个时候,单位之间互相馈赠一下自己的特色礼品,也是非常必要的。一味的反对未必就能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索性还不如疏而导之,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让走访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涛)

【市民谈走访】

翟师傅(退休):走访时候一方面单位内部可能有人借走访之名侵吞公款,中饱私囊。另外如果走访时候以高额礼物尤其是大面额的购物卡、代金券等也容易走向行贿受贿。走访可以,但走访的礼品不能太贵重。

先生(28岁 铁路职工):年底每个单位都很忙,应该把关注力放到各自单位总结和拟定明年工作目标上,而不是把钱花在相互送礼走访上。

女士(56岁 退休):必须的,是一种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合作的方式。

先生(36岁 司机):如果不走访,不相互了解一下,工作就不好开展,这是巩固关系必须的一步。

先生(42岁 外企职工):对于经常在外面开拓市场的公司来说,走访是很必要的,因为年底就要靠这个来拉拢客户了。

先生(45岁 教师):可以理解企业之间的公款送礼,这是业务发展的需要;反对机关单位之间的走访,那是一种腐败。

终审人: 监察处

 

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087951
版权所有:滁州学院纪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