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最有效。同样,抓作风建设,有的放矢、对准靶心,才能产生“音叉效应”,让中央八项规定的新风不断激荡。
“音叉效应”意指有的事物不在于对它作用力的大小,而在于找准脉搏、同频共振,由微小扰动带来巨大影响。中央八项规定,就是因为找准了群众的共鸣点、感应点、诉求点和关切点,产生“音叉效应”,从而带来执政新风。
这个诉求点,就是从问题抓起。作风建设,主要是解决问题。忽视了问题,就是空对空。“官僚化重病,形式风沉疴,虚浮成规则,铺张陋习深,阔摆迎送宴……”诸如此类,群众早已深恶痛绝。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多听群众的意见呼声,群众期盼什么就努力做好什么,才能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这个共鸣点,就是从具体抓起。抓作风,一具体就生动,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管用。如果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只能是水波不兴,荡漾不远,打水漂而已。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今仍有巨大威力,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不祝寿、不敬酒等六项决议深得民心,皆因为它们具体实在,伸手可触。血肉联系,一丝一缕中来,脱离群众,一羹一饭处起。坚持从文风、会风、话风等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小事抓起,不但容易监督、利于执行,还能让群众看到决心、看到希望。
这个感应点,就是领导率先垂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见,领导干部的行为对良好风尚的建立十分重要。事实上,很多作风方面的规定未能落实,根子就在于领导干部对人对己不一样,对上对下不一样,结果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不律己、下不落实。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才会形成示范效应,让作风规范到每个人,体现在各方面各领域。
这个关切点,就是长期坚持。规定不坚持,一切等于零。一项规定开始坚持很好,能否常态化,却是群众心中的问号。很多单位作风上的规定不可谓不多,但大多虎头蛇尾,难见长效,概因未能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抓落实。有了好规定,上呼下应,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好气候,带来好气象,拉直群众心中的问号。
相信,有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带头,有了从具体事抓起的坚持,有了广大群众的监督,和煦的新风一定会回荡在长城内外,吹拂在每名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