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从政之魂。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政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四年》:“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自古以来,政德隆,民德昌;政德毁,民德降。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将政德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而一代又一代的名贤良吏更以儒家仁政思想为圭臬,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政德修养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后人留下了取用不尽的政治智慧。时至今日,关于政德修养的传统资源仍是我们加强政德建设、提高政德修养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作者通过查阅历史资料、重温多年来的读书笔记,对古代政德思想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传统政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公、善、勤、慎、廉、养。
传统政德修养精义
公——从词义上看,“公”与“共”含义比较接近。共,即共同、共有、共享的意思。公与共联系起来,就叫作“公共,公家,公众”。《礼记》上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
我理解,“公”的含义起码有四层。
一要“忠诚”。贾谊《新书·道术》讲,“兼覆无私谓之公。”《诗经》中有句名言,“夙夜在公”,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既然国家权力属于公器、公权,为政者就必须忠诚敬业,大公无私,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从私有制向公有制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与私的斗争一刻也不会停止。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无不大力倡导正直无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天下为公等思想。今天,我们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是代表党和人民行使权力的,也就是说,从进入党政机关那天起,自己便成了公家人,就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二要“公正”。“公”的对立面是私。《春秋元命苞》中讲,“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墨子主张,要“举公义,辟私怨”。古圣先贤都主张为官者讲话办事必须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要有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有人说,现在不要讲“大公无私”了,因为干部的合法利益也要承认,应该是“大公有私”。当前,这种说法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似乎很有市场,其实是极端错误的。领导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同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所言,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三要“担当”。清代黄宗羲讲:“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异曲同工。俗话也讲,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都是讲为官就要时刻有“公”的意识、责任意识,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当仁不让,是为政者职责所系,可以说也是基本要求。不敢担当的人不配担任“公”职。
四要建“功”。“公”与“功”也相通。《诗经·大雅》中就有“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诗经·小雅》中也有“以奏肤公”的说法,“公”可解释为“功业”。有作为、有功绩的人最受尊重,历史上对有名望的男性长者往往尊称为某公,比如周公、包公等。新中国成立后,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党员干部为“公家人”,是替群众办事的人。因此,国家公务人员一定要以做出“功业”为目标。所谓“功业”不是说要当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力,而是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将“让人民满意”作为毕生追求的领导干部才称得起一个“公”字。
善——“善”的具体表现是善良、仁慈、正派、和谐。为官者大权在握,居高临下,如果没有仁心、爱心、善心,就会视人民如草芥,为所欲为,最终损国害民误己。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本身就以善为基础。
比如“仁”,《孟子》讲仁者爱人,是说做人要善良,要有怜悯之心,注重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照顾人,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善于将心比心,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或为满足个人欲望。
比如“礼”,即讲礼貌,懂礼节,礼者敬人,敬人者善。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正如老百姓所讲的那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历史上“将相和”的故事很有名,老将军廉颇认识到自己不该看不起上卿蔺相如后,敢于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两人定为刎颈之交,共参国是。充分说明讲礼貌、尊重人、团结人,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要义,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确保个人平安、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
再比如“信”,就是指诚信。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不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信”,就像车子没有轮中的关键部件一样,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只有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如果领导者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中国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还有很多,都强调为官要仁,要诚,要信,其核心就是要善。
勤——“勤”包括勤奋、勤劳、刻苦、敬业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
有人把勤概括为“五勤”,即脑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这是站在人的身体机能方面讲的。我认为就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指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思考。孔子认为,人乃“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论语·季氏》)。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他关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的论述,哲理深刻,发人深省。可见,学习是为官从政的前提条件和必备素质。只有善于学习才能长见识,明事理,辨美丑,把方向。
古今中外,因勤奋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例子可谓俯拾皆是。司马迁为填补我国没有编年史的空白,从20岁起便收集资料,实地采访,42岁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整整花了40年时间,即使遭受腐刑也不放弃;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呕心沥血40年,光日记就记了1300多篇,等等。可见,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正如韩愈所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国民间有“事思敬,鸿雁来朝”之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只要谦恭、勤勉做事,成功、喜悦和幸福就在眼前。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光勤奋学习不懂得思考也是不够的,思考的深刻性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纵观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无不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边提升。
慎——“慎”就是小心谨慎的意思。《易经》中有句名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讲的就是为官执政要像踏在薄冰上,走在深渊旁一样,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便有陷进去或摔下去的危险。
笔者认为,慎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人生修养。从“慎”字的结构可以看出,左边是“心”,右边是“真”。也就是说,谨慎不谨慎关键在于心,在于真。具体来讲,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哪怕独自外出、夜深人静、无人监督的时候,都能够做到“思无邪”,而不是想入非非,心存侥幸。如《中庸》里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慎独是严守道德底线、堂堂正正做人的基本保证。宋代陆九渊认为,慎独“即不自欺”。曾国藩在《诫子书》中第一条讲的就是慎独。认为“慎独则心安,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讲慎独,认为只要自己不干坏事,坏事就不会找上门来。
二是慎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一旦“长毛”,行动上就容易犯规。一个人成熟不成熟的关键就看他能不能慎思,想问题、做事情是不是光明磊落,发现侥幸心理或缺点错误能不能高度警惕并立即纠正。尤其是在公与私发生矛盾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从工作出发,以事业为重,果断而彻底地舍弃私利。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能思考、会思考、善思考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进入迈向世界大国的关键期、上升期,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变动的历史新时期,各种利益纵横交织,社会思潮复杂多变。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彻底抛弃功利思想、侥幸心理、特权行为,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更不能做政治上的“糊涂虫”。
三是慎友。为官者要善于净化自己的交友圈子。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交哪些人、不交哪些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在和“商人”交往时,更要分外注意。一定要用心辨别,认清其目的和本意,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很多领导干部出问题就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3年两会江苏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专门强调:“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
四是慎好。所谓慎好,就是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个人爱好。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赖昌星的贿赂“名言”是:“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史书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一国尽服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新天鹅堡是德国的一个著名景点。19世纪,巴伐利亚王国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因迷恋天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新天鹅城堡,遭到举国反对,路德维希二世本人也在视察城堡进度后,不明不白地死在湖边,壮志未酬,令后人扼腕叹息。这些都说明,个人嗜好有时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命运,官位越高越要慎之又慎,不能让个人嗜好成为毁灭自己的定时炸弹。
五是慎言。俗话说:“祸从口出。”嘴巴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是,这个工具不能乱用。《大学》讲:“一言偾事,一人定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说话办事要讲政治、讲原则,考虑后果,不能信口开河。宋代胡宏在《知言·文王》中说:“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明代张居正《赠毕石庵先生宰朝邑叙》云:“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强调的都是慎言慎行。在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今天,领导干部若管不住自己的嘴,就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甚至会酿成大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六是慎行。君子所以成为君子,在儒家看来慎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今天讲的慎行是指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党的规定、党的纪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范围内行动,要按照共产党人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净化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力争做一个对党、对事业有利的人,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始终无愧于“党员”称号和自己的誓言。
廉——“廉”,即廉洁。《管子》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廉洁历来是对为官从政者的基本要求。不贪不占叫作“廉”,不污不染叫作“洁”。
从拆字学的角度讲,对官员为什么要求廉?因为他们的权力很大,管事范围很广,如果以权谋私,既得熊掌又要鱼,就没老百姓的活路了。洁是指洁身自好。强调不要为了个人利益玷污自己的名声。汉代班固讲,“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即官吏如果不廉洁,不公正执法,王道就会衰落。范仲淹讲:“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就是说官吏如果不廉,就会滥用权力,徇私枉法,坑害百姓。清康熙年间有个叫张伯行的官员,担任江苏巡抚后,写了一幅《禁止馈送檄》。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廉洁从政的做法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死后封给他的谥号为“清恪”,就是清正怜民、恪尽职守的意思,被誉为中国清代第一廉官。
“廉”与“俭”和“耻”密切相关。古人强调“俭以助廉”,居官所侍者在廉。就是说当官所依靠的是廉政,支撑廉洁的是简朴。宋人陈襄说:“欲养廉,莫若量其所入,节其所用。”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收入决定支出才会廉。曾国藩讲:“欲服军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可见,廉洁和简朴是相辅相成的。清官廉吏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衣布服,但涵养的却是无愧于心的高尚情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强调做人要讲廉耻,孔子讲,“行己由耻”,即自己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应该感到羞耻。还说“知耻而后勇”,即知道自己错了就要敢于改正,这样才能完善提升自己。
通过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廉洁”还有层次之分。借用唐代三首著名的咏蝉诗来说,第一个层次是为免受处罚而廉洁,所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这类人本来有贪吃贪占思想,但顾忌法规严,胆子小,不敢做,很勉强,属于较低层次的“难为型”廉洁;第二个层次是为了博取名声而廉洁,所谓“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这类人虽然为了博取好名声,一时也严格自律,但因出发点带有私心、名利心重、名不副实,而且经常会怨天尤人,这种行为终究不会坚持长久,属于“面子型”廉洁;第三个层次是真心实意、心甘情愿地廉洁,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类人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属于最高层次的“真实型”廉洁,这是廉洁的最高境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为政廉洁方面,应当追求这种境界。
养——一个人的德行正,就能够化消极为积极,化对立为统一,化敌意为善意,化阻力为助力,必然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养”包括养正、养志、养德三个方面。
一是养正。《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这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是这个意思。坚持崇尚光明正大、磊落正派、正气凛然,走得端,行得正,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经常动歪脑筋,耍小聪明,是修养问题,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和事业成败。凡是信奉“人在做,天在看”的人,一般就办事公道,严守法纪,不会犯错误;而凡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自认为做事诡秘,无人知晓的人,则常常沾小光而吃大亏,最终走向灭亡。道理很简单,阴阳平衡是社会的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说,养正是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关键。
二是养志。《荀子·儒效》讲:“志忍私然后能公。”意思是说,在意志上能够抑制私欲然后才能为公。北宋张载《正蒙·有德篇》云:“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南宋文天祥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讲为官者要养志为先,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所讲的“养志”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是养德。《中庸》中说:“大德必得其寿。”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并提出了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的“六心”,作为养德之要诀。始终保持高尚、稳定的良好心态,就能德行天下,延年益寿。竹子常常被古人借以明志,养德亦需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需小结一次,正所谓“有结乃韧,有结乃高,结而后实”。无论在修身养德中,还是在工作实践中,都要学会并善于总结,看一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能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形势,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真正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下决心养成“一身正气”的风骨、“一尘不染”的节操,努力实现一生无悔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