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官场“圈子文化”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2-11   访问次数: 105

    10月底11月初,随着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相继反馈,四川、广西、江苏、河北官场的“圈子文化”问题浮上水面。在形形色色的圈子存在于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中央巡视组剑指官场“圈子文化”,引起了广泛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这段话既生动地描述了“圈子文化”对一些干部的深刻影响,又一针见血地对官场“圈子文化”进行了定性——拉帮结派,为我们剖析以及破除官场“圈子文化”指明了方向。
  官场“圈子文化”之形与实
  官场“圈子文化”有两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其一发生在官员之间,其二发生在官员与老板之间。其实质是拉帮结派、漠视法治、利益输送
  圈子通俗地说就是群体。“人以群分”,现实生活中的圈子多种多样,如通常所说的演艺圈、文化圈。官场也有圈子,从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来看,官场圈子文化有两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其一发生在官员之间,如河北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广西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其二发生在官员与老板之间,如河北个别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
  从构成要素来看,官场“圈子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圈名具有迷惑性。圈子往往以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以老乡会、同学会、校友会等为名,让入圈者觉得自然而然、理所应当。二是圈心具有影响力。圈子少不了圆心也就是圈心,官场圈子的“圈心”往往是级别高者、资源多者、影响大者。“老大”的“能耐”,决定着圈子的大小。三是圈员有组织性。圈子里有分工,甚至有等级,谁是“大哥”,谁是“小弟”,谁是“老板”,谁是“马仔”,定位准确,格局清晰。
  有人认为,官场圈子是江湖草莽文化在官场中的反映与延伸。另有人认为,“圈子文化”从源头上看是专制主义糟粕的残留,从形式上看是党内宗派主义的变种,从本质上看是利己主义的恶性发展。还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官场“圈子文化”是一种严重的腐败,是权力私人化的体现。上述观点对于认识官场“圈子文化”的实质——拉帮结派、漠视法治、利益输送,有一定帮助。
  一是拉帮结派。习近平总书记批评“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以“拉帮结派”定义“圈子文化”,意味着官场中的“圈子文化”是贬义词,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带有中性的“圈子文化”。换言之,官场中的小圈子、小团伙,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体现,是破坏团结与统一的现象。反腐败斗争中多次出现的串案、窝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拉帮结派。
  二是漠视法治。在官场“圈子文化”中,有规矩,有亲疏远近之分,但无不立足于人治,即眼中只有圈内的人而无党纪国法,是根据人际关系而不是党纪国法来行事,是以人划线而不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于是,人身依附、带病提拔、任人唯亲、官官相护、选择性办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是利益输送。中央巡视组向四川省反馈时指出,前些年,一些领导干部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的职务晋升和经济利益,形成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一些干部通过“打干亲”、“打礼”等方式拉关系,利用节日和红白喜事收受红包。以上现象说明,在官场异化的“圈子文化”中,利益才是真正的主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圈子归根到底是利益的产物,是圈中人巩固利益、谋取利益、交换利益、输送利益、共享利益的工具。
  官场“圈子文化”之因与害
  官场“圈子文化”,是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是诱发腐败、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的重要推手
  “圈子文化”由来已久,当今官场“圈子文化”的泛滥,具有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专制与人治的糟粕影响深远,人身依附、门客政治等封建残余至今未在党内与国家政治生活中完全肃清,任人唯亲仍然具有社会土壤,不时发酵。此外,长期以来“法不责众”的习惯,也是官场“圈子文化”泛滥的重要诱因。
  二是个人原因。一些领导干部有“野心”,把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视为己有,通过滥用权力的形式“做好人”,笼络人心,以自己为中心打造盘根错节的现代“宗族”,将原本纯洁的同志关系江湖化、庸俗化。一些干部急功近利,有投机心理,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迷信“圈子有多远,才能走多远”,想走捷径,迷失自我,对圈子乐此不疲,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
  三是制度原因。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很多资源由官员特别是一把手配置,而不是由市场配置。由于对权力特别是各级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到位,官员特别是一把手在配置资源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具有很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以之为中心形成圈子。
  十八大以来,四川、山西、中石油等腐败重灾区令人印象深刻,官场“圈子文化”在上述地方与单位的“塌方式”腐败中难辞其咎。官场“圈子文化”,是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是诱发腐败、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的重要推手,危害巨大,不可小觑。
  一是害干部。一些干部不信组织而信圈子,不信个人努力而信圈子提携,把心思与时间放在加入圈子、维系圈子、经营圈子、讨好圈子“老大”上,走上了歪路。一些干部放任圈子成员违法乱纪,失职渎职,徇私枉法,坠入犯罪深渊。还有一些干部“被动腐败”,在被查处后表示,“进了这个圈子,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
  二是害组织。圈子是利益共同体,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对内拉拢腐蚀,对外携手排拒,派系斗争、单位矛盾于是剧增。社会上有一句流行语——“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直接说明了“圈子文化”对正常组织原则、组织生活的挑战。在形形色色的圈子破坏下,党组织的团结、凝聚力与战斗力受到严重损害。
  三是害社会。一些干部视公共利益为无物,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为圈子成员谋取私利。一些领导干部不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则,任人唯亲,批发官帽,让那些有品格、有能力、有操守的人无用武之地,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毒害了社会风气。
  官场“圈子文化”之治
  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立足不敢、不能、不想三个方面整治官场“圈子文化”
  四川、广西、江苏、河北,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北各个方位,它们都被曝存在“圈子文化”问题,说明该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必须引起重视。为此,需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笔者也立足不敢、不能、不想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整治官场“圈子文化”。
  一是立足“不敢”,加大惩治力度。“擒贼先擒王”,“树倒猢狲散”,要严禁各级领导干部以各种名义搞小圈子。要让圈子失去主心骨,并且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发现的腐败圈子,不管是谁,不管涉及多少,都要一查到底,释放刷新吏治、重塑政治文化的强烈信号。
  二是立足“不能”,强化对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让官场“圈子文化”无所依附。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经常性、原则性,防止庸俗化、低俗化。选人用人至关重要,是重要导向。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五湖四海原则,放宽视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向用人唯亲说不。要增强选人用人程序的民主性与公开性,防止一言堂、暗箱操作。此外,要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既防止权权交易、官官相护,又防止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的交往要有度,不能勾肩搭背、没有分寸。
  三是立足“不想”,努力提高官员修养。要教育官员正确看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潜规则与党纪国法的关系,远离小圈子,更加自觉地相信组织、更加紧密地依靠组织,依靠组织的关心培养与自己的艰苦奋斗争取进步。要把“慎独”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增强领导干部的定力。

终审人: 监察处

 

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电话:0550-3087951
版权所有:滁州学院纪委办公室